广宏内刊

GUANGHONG  PUBLICATIONS

精耕细作  专筑精品

GUANGHONG  CONSTRUCTION

广宏内刊

巧筑奇构话建筑(连载三)壮丽无比的宫城

发布日期:2010-07-17|作者:xxgl

奇构巧筑话建筑(连载之三)

 

第三讲 壮丽无比的宫城

楼震旦

 

皇帝是封建社会代表“天”来统治国家的,因此他所生活的宫殿必须是京城的中心,所谓“王者必踞于中土”。而土的黄色,象征着权利,所以,宫殿要覆以黄色琉璃瓦,而民居只能盖青瓦。

最早记录京城和皇宫布置的典籍是《周记·考土记》,其形式为“匠人营国,方九里,旁三门。国中九经九纬,经涂(途)九轨。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。”这是说皇城每面九里,开三座城门,街道是井字型棋盘格式,而在中央大道的交叉中心点,便是皇宫,皇宫一般占全城面积的九分之一(图一)。

《周礼·皇宫》对皇室的组织结构也有明确规定,有“六宫六寝”制度。“寝”是指最高级住宅,“六寝”是供皇帝本人生活起居的房屋;而“宫”则是皇帝内眷住的房屋,皇后、宫妃等就住在“六宫”里面。(皇帝按规定有“三十六正宫,七十二妃宫”供他过奢侈糜烂的精神生活,其实大大超过这个数字。)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就有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”的句子。

《周礼》还规定了帝王的“三朝”之制,三朝指大朝、日朝、常朝(也称外朝、中朝、内朝)。外朝是行国家大礼的地方;中朝是接见群臣处理朝政的地方;内朝是帝王与少数权臣商讨国家大事或会见亲信的地方。三朝、六寝、六宫都处在同一中轴线上,这是周代宫殿布置的标准设计,也是后世皇宫建设的重要参考(图二)。

七世纪的中国,曾出现过一个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,规划最合理,宫殿最完美的大都市,这就是唐都长安。

长安城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东、南、西三边城墙各开三门,正南正北的朱雀大街宽150米,是城市的中轴线。不过长安的皇城和皇宫不受周制影响,不占据城市的中心而被挪到北边,使城市东西间的主干道通行无阻。城中街道完全是东西或南北走向,将市区划分出方方正正的棋盘形街坊。长安的宫城和皇城组成一个略为正方形的城中之城,面积大约占到全城的九分之一。

长安城内皇宫原来只有一处太极宫。公元643年,李世民又在皇城外东北边皇家苑囿龙首原上修了一座永安宫殿,它便是大唐帝国最主要的大明宫。

唐长安宫殿的设计大胆而灵活,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陈式,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大唐文化的本质,处处表现一种勇敢直前、兼收并蓄的气概,这是国力达到甚为兴旺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,是其它朝代难以相比拟的。

唐长安之后,我国宫殿建筑史上又一个高潮是明清故宫。

北京的明清故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进和扩建而成的。在修扩建过程中,朱家天子远没有唐代来得开明,他们平毁了元代宫城,将许多建筑史上颇有价值的带有蒙古和中亚风格的宫殿全部拆除,并将建筑垃圾和挖宫城护城河的土方,推成一座高50余米的土山,这便是现在的景山。景山五峰,中峰位置最佳,不仅处在全城南北的主轴线上,又居南北城墙的中点,是改建后北京全城的中心,登山可以俯瞰全城。

明清北京的布局,鲜明地体现了都城以宫室为主体的规划思想。它以一条自南至北长达7.5公里的中轴线为全城的骨干,南端是外城的正南门,永定门,北边以钟楼、鼓楼为终点,宫殿和其它主要建筑都沿这一条线排列,形成一条艺术性极为强烈的建筑序列,气势非凡。

在设计理念上,北京都城的主要规划都可以在《周礼》上得到依据。宫城踞于城正中是按照“王者踞于中”的传统;社稷台位于宫城之右、太庙位于左是“左祖右社”的规制;外朝的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大殿的纵向排列则是出于“周制”的宫殿外三朝制度;而前三殿和后三宫(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)体现了“前朝后寝”的礼制;宫城前门的太清门到太和门之间的五座门楼也附会了所谓的“王门制度”。

宗法礼制的等级制度,在故宫建筑上表现得特别明显。外朝是最主要的宫殿,所以整个宫城以前三殿为中心,它们前后排列在一个巨大的、高8.2米的三层白石台基上,四周还建有造型别致的崇楼。就是这三殿,也有明显的登记差别,特别是屋顶,太和殿采用了我国古建筑最高制式的重檐庑殿顶;后面的中和殿因为只是皇帝大朝前的准备用房,只用了单檐四角攒尖屋顶;最后的保和殿是帝王宴请重臣或举行朝政的场所,功用上比中和殿重要,就用了重檐歇山顶的形式(图三)。而内廷的三宫六院是从属于外朝的,因此布置就较紧凑,密度也大,这样就更加强了外朝的尊严。除了屋顶的形式外,开间的多少,台基的层数和高度,屋脊走兽的数目,室内装饰的简繁,直至王室外建筑小品的陈设上,都可以反映出等级的差别及建筑物的尊卑的处理。

太和殿又称金銮殿,是皇帝召集群臣的地方,属最高级别的建筑。面阔十一间,室内净高14米,澡井顶部离地16米,屋顶走兽的数目檐下斗拱出挑的数目也属最多。台基三层,无论台基、丹陛(台阶)、御路还是大殿梁柱,都绘有大量精细的龙凤图案。室外月台上放着只有这里才可陈设的日规、嘉量、铜龟、铜鹤等。大殿前边是一个面积达2.5公顷的空旷的大广场,广场周边用连续低矮的回廊相绕,以平矮来衬托大殿的高大。色彩处理上,洁白晶莹的汉白玉基座,朱红的柱,深红色的墙,黄琉璃瓦的屋,屋檐下的斗拱和彩画则用晴绿色的冷色调,同暖色调的屋面和梁柱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,视觉上增加了出檐的深度。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,大殿的色彩极为鲜亮强烈(图四)。

太和殿的室内陈饰也非常成功。大殿长63.96米,宽37.17米,建筑面积有2400平方米。然而这里活动的人并不多,除了朝觐的官员和太监外,唯一的主人是高踞于室座上的皇帝。为了突出宝座,设计者运用了光与色彩的装饰效果,把中心明间的四根金柱沥粉雕画成盘龙,全部贴上金。四根盘龙金柱光彩闪烁,同其余森然林立的暗红色柱形成强烈的对照,标出这一范围的特殊性,赋于明间以相对独立的性格。那象征皇权的宝座,放在贴金雕镂的七级踏步木台基上;宝座背后,有一道高低叠落七扇雕龙屏风。宝座部分与顶部华丽的盘龙藻井浑然一体,形成完整的、中心突出的空间艺术画面,显示最高统治阶级“非壮丽无以重威”的要求。清代中期,史载东阳有300名工匠被召进京参加装饰工程,其中,皇帝宝座、台基、屏风和藻井多数木雕陈设物,是东阳木雕装饰的。

故宫殿庭,均采用传统的大木结构形式,在设计、施工上已具有很高的标准化、定型化程度了,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木结构技术已经高度成熟,是全国工匠的一次技艺大检阅。

故宫建筑的石雕艺术,也集中了全国的精华。就拿外朝三大殿底下的三大白石台基说,每层均有栏板、望柱和龙头围绕,重重叠叠如白玉雕成的山峦。有人数过,共有1414块栏板,1460个望柱,1138个龙头。奇怪的是每逢天雨,台上雨水都从栏板和望柱上的小洞流出,汇集起由龙头口中排出,大雨如练,小雨如注,煞是美观。宫内地面,要用地砖叠铺7-10层,既防潮又利于排水,这种奇构巧筑在故宫很多。

李约瑟博士将故宫建筑群体组合称为“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,形成一个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有机图案。”  (作者为东阳市作协副主席)

 

广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浙ICP备17041697号-1浙公网安备330783021008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