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宏内刊

GUANGHONG  PUBLICATIONS

精耕细作  专筑精品

GUANGHONG  CONSTRUCTION

广宏内刊

画溪古建筑:星罗棋布别样美

发布日期:2009-09-15|作者:刘 浪 王凌云

         王凌云

 

画水镇画溪村,又称王坎头村,是东阳最大的自然村。据上世纪80年代统计,居民达1890多户,真所谓千百烟灶万把人。据《画溪王氏宗谱》记载:“五季(五代十国)王安封禁阵大将军,以洪州统制兵马,出镇于婺,按部卒于东阳,遂墓于画溪之浒。生五子,长曰望,为监军,守墓而家于此。”王望(965——1057)卜宅于画溪之滨高而长的黄泥坎头上,土名黄坎头,俗称王坎头,雅称画溪。后析分天、地、人三房,子孙繁衍,人烟稠密,陌生人进得村去,曲径通幽,不太容易出得来。

该村历史悠久,文化积淀深厚,其古建筑星罗棋布,淋漓尽致地体现了“建筑、绘画、雕刻”三位一体的中国古建筑特点。明清建筑(群)主要有森玉堂(俗称楼上厅,明中叶建,近年毁于火)、双重厅、三重厅(明,有戚继光手书)、世德堂(明末,残存后堂,东向门额镌牒体“迎旭”两字)、人和堂(明,尚存照壁)、锄经堂(明末清初、又名八份厅)、怀德堂(清初)、义方堂(清康熙十四年)、敦睦堂(清,又名七份厅、朝德堂(旧厅)、茂槐堂、聿修堂、承启堂(新厅)、广业堂、义和堂、世美堂(花厅)等。

锄经堂位于画溪三村老市基北边。该厅约建于明朝晚期,砖、石、木结构,由王氏(地房)二十三世王祖华所建。王祖华曾任过考授郡参军,生有八子,家族兴旺,子孙满堂,故后人又称锄经堂为八份厅。

八份厅的建造聘请了当时最好的能工巧匠,挑选了最优质的木、石、砖料建成三间大厅和厅后堂,雕梁画栋,气象恢宏。建成后又添置了一堂华丽的彩灯,每逢正月十五展花灯,美丽异常,热闹非凡。新中国成立后八份厅曾做过粮仓,办过夜校,1997723日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敦睦堂,又称七份厅,位于画溪村中心,坐北朝南,是由画溪王氏(地房)第十七世孟樊公建造,旁有水阁楼台,即水阁塘。内设一家天一药店,砖木结构,古朴幽雅。店堂的标记,一只昂首挺胸的木雕白雄鸡,现已流落日本。

七份厅的建造,因当时地基紧缺,造型和其他厅堂不同。它是三厅、三堂前后连建一起的,中间无明堂。前三厅建造得较为精细,雕梁画栋,美观大方。相传,七份厅是孟樊公的七个儿媳为了庆贺公公八十寿辰宴请有处,争先恐后拿出各自的私房钱和金银首饰等财物建造而成。

新中国成立初期,敦睦堂是三村政治、文化场所,办过速成识字学校、农民协会办公室、集体食堂、生产队收晒屋以及红白喜事之场所。由于长年失修,敦睦堂曾面临倒塌的危险。1997年,时年80岁的三十世孙王洪元、王阿大两位老人,牵头发动群众做好工作,组织成立维修小组。经过小组成员日夜辛劳,团结一致,敦睦堂终于焕然一新。

1949年前,七份厅是附近有名的文化娱乐场所,每逢正月半都有张灯结彩的习俗,解放后尚有部分彩灯保存。2001年敦睦堂彩灯曾在省民间工艺展览中代表东阳市彩灯参展并获奖。20044月,敦睦堂被列为市文物保护点。

画溪五村广业堂俗称福三廿四间头,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,土木结构,有前厅、后堂、东西厢房,坐北朝南,面临广场。广业堂外墙两侧原有马头墙,正墙上画有工整壁画数幅,门口上方有“禹峰抱秀”四个苍劲有力的石刻大字,左边门题刻“种德”,右边门题刻“锄经”。厅堂后壁挂着两块匾额,一是蓝底金字直匾“广业堂”,两侧雕龙,活灵活现,为清宣统元年题写;一是红底金字的 “广业堂落成颂并序”匾额,由岭下陆瑞图书写。堂内柱子粗大,棚盆采用蓝色花溪石制作,牛腿、斗拱、两厢窗门等雕刻形神兼备,令人赞叹。

画溪三村的世美堂俗称花厅,初建于明嘉靖年间,同治元年遭“长毛”焚毁,于同治、光绪年间重建,越十年又遭火焚,明国丁亥年复又重建。重建后的花厅坐西朝东,前低后高,分门楼、花厅、后堂三进。门楼有明清时期少见的卵芯图案,文饰残存。中厅柱粗梁大,饰有各色花纹,其中雀替人物雕刻精细,栩栩如生。重建者之一王开萼,又名王诚,生于光绪己丑十五年,毕业于浙江陆军学校,胸有大志,不愿当官,宁解甲归田振兴教育,后创办画溪小学。解放后花厅曾做粮库,1989年花厅门下嗣孙捐资重修,面貌一新。

画溪村落大,分支多,古建筑呈零星四处分布状,可谓星罗棋布。倘汇于一处,蔚为大观。

(刘浪:市文联副主席、作家协会主席;王凌云:东阳市作家协会理事)

广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浙ICP备17041697号-1浙公网安备33078302100838号